智能报 智能审 智能看 智能用 金华在全省率先开启企业开办“智能登记”改革
稿件来源:何颖
本报讯 (记者 何颖 通讯员 傅一恒)“我输入公司名称,系统就自动帮我匹配了经营范围,我只需要简单点选就可以了,真的是非常方便智能!”在拿到首份通过无感“智能办”通道办理的营业执照后,金华市智和广告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叹说。 7月9日,金华在全省率先开启企业开办“智能登记”改革,这项融合 “智能报”“智能审”“智能看”“智能用”的“4智”革新,是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的立体化、智能化延伸,是金华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潮中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金华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智能登记”实现了“地址库”智能比对,简化了审批环节,简单核对,一键校对就能完成审核,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有创业需求的群众,只要选择了对应关系,注册登记“三要素”自动匹配,个体工商户就更方便了,选择套餐服务后自动完成申报,省去了大量的斟酌、比对、查询时间,登记“小白”也能轻松完成申报。 “智能登记”改革依托浙江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 “跑一次”“零见面”“随时办”基础之上再度简化环节、优化服务、深化应用,打造外网“智能申报”、内网“智能审核”、前端“智能展示”、后端“智能分析”的市场主体数据全链条、立体化、智能化登记平台,使得登记数据“孕育”更方便,“出生”更快捷,“集合”更清楚,“运用”更多维。 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智能登记”改革,就是在找准申报 “堵点”“难点”后,梳理了大量的企业登记对应关系,建立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库,为申请人提供登记 “打包服务”。同时,打造智能通道,数据流入内网后,简单校对即完成审批。数据生成后,拿起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在线查看经营范围条目对应的内容,即可有效解决申请人在日常招投标、开具税票、办理通关手续时因经营范围 “概括式”“条目化”表述而产生的含义不明问题。最后,登记数据集成后,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公司制企业占比、投资人年龄结构等市场主体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分析”模块加强了对中介机构管理和疑似虚假登记监测,提取的数据推送至“互联网+监管”平台,推动审批数据与监管形成互动,为后续市场主体监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