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书记为推进浙江国防军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作出巨大贡献”
——习近平在浙江(六)
稿件来源:下转03版
采访对象: 王贺文,1949年8月生,河北遵化人。1997年3月任福建省军区参谋长,2002年3月任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2002年10月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2003年8月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2005年5月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2007年2月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2009年9月退休。 采访组:田玉珏 薛伟江 桑熙 采访组:王司令员,我们知道,您和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时候就相识了。请您讲讲你们共事的经历吧。 王贺文:好的,我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我有幸在近平同志领导下,在福建和浙江两度与他共事,其中我们在福建一起工作近6年时间。这期间,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而多方面的。近平同志具有政治家的胆识和气魄,具有亲民爱民的情怀,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掌控全局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与他一起共事有一种安全感、踏实感和幸福感。 近平同志对军队有着特殊感情,在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站得高、看得远、谋得深,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准备需要的事情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他每年亲自参加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方面的会议活动达10余次,并亲自部署相关工作。近平同志在支持部队做好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和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转业干部安置、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等方面有诸多建树。说来巧合,2002年10月我俩同时离开福建,近平同志到浙江履新,我调到安徽工作。当时,我本想向他当面辞行,但省政府办公厅的同志说,看望道别的人很多,临报到时间又很紧张,我只好在去南京谈话的前一天,给近平同志打了一个电话,表示惜别和祝贺。他说:“也要祝贺你啊!”就这样,我们分别了两年半的时间。 2005年5月,我奉命到浙江省军区工作,后来兼任省委常委,又有机会在近平同志领导下工作,而且是在同一个班子里。2007年3月,近平同志奉命去上海任市委书记,临行前找我谈话,深情地说:“贺文同志,你看咱们多有缘,一起在福建共事几年,后来你到了安徽,我到了浙江,之后你又调来浙江,咱们又到一起,真是山不转水转。”他的一席话,讲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采访组:请您谈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情况。 王贺文:近平同志对党和人民军队怀有深厚感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实现强军梦的开篇之作。他担任军委主席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胆识和气魄,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国防和军队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这是气壮山河的壮举。不管是近平同志的强军思想还是他的治军实践,都不是一时涌现出来的。他在任浙江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时,就对加强省军区部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与他十八大之后提出的强军梦是一脉相承的。 近平同志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国动委第一主任,是认真履职尽责的,是脚踏实地、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干实事的,决不是简单“挂个名”而已。他上任不久,就到省军区看望、调研和现场办公,在听取时任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马以芝同志的汇报后,经与多方面协调,先后为省军区解决了三大难题。一是把老红军医疗纳入地方医疗体系,解决了离休老红军医疗经费短缺、保障难的问题。他深情地说:“对老红军,我们要给一些特殊政策。”在他的关怀下,2003年6月,省直有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将省军区系统21名老红军纳入地方离休干部医疗保障体系管理。这件事,充分体现了他对老干部、老红军的深厚感情和尊重。二是支持海岛部队基层营房整治。舟山海防部队的营房基本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战备、工作、生活条件都比较差。对此,近平同志说:“边海防地区守备营连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他们担负的海防守备任务非常繁重。”2003年至2005年,根据他的意见,省财政拨款3000万元,加上解放军总部、南京军区所拨专项资金,使舟山警备区大部分海防营营部、连队营房得到综合整治,营院面貌焕然一新,对稳定官兵思想、守好祖国东大门发挥了很大作用。三是帮助解决省军区地面指挥中心建设。为改善省军区战时指挥和平时办公条件,近平同志同意并支持新建地面指挥中心,亲自决定经费支持、协调土地置换事宜。2005年12月,他亲自参加奠基动工仪式。此外,在推进驻浙部队干部和职工住房社会化保障、搞好军转干部安置、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上,在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把温暖送到官兵的心坎上。 近平同志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帮助部队排忧解难,还要求省军区各级党委第一书记都要当好部队改革和发展的知心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热心人、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的贴心人。不仅在浙江如此,他在福建当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一直兼任福建预备役高炮师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春节期间还会亲自到师值班室检查师机关、部队的战备情况。 他作为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心系官兵,近五年时间里足迹遍及驻浙部队的基层连队、海防哨所、海军舰艇和空军飞行大队中队。他先后到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省军区直属通信一连、海防18团步兵一营(洛阳营)、省军区工兵防化营、“东海前哨模范营”视察,与官兵亲切交谈,为基层解决困难。2006年7月初,南京军区授予海防第15团庙子湖海防营“东海前哨模范营”荣誉称号,7月25日他就给该营发去贺信,9月21日就乘船到庙子湖岛看望该营官兵。庙子湖是省军区设防岛屿中最东部、离大陆最远的一个岛屿,他在那里逐一察看了营部、海防连、哨所、营史馆,还走进厨房、俱乐部、兵器室和每一间战士宿舍,同官兵谈工作拉家常,与海防连全体官兵合影留念,并在队列前发表讲话,大家备受鼓舞。那天,我因为在南京军区开会,没能亲自陪同。2007年5月当我来到这个营时,看到连队挂着近平同志视察时的照片,听着官兵们争先恐后地讲述,我很受感动,同时也有点惭愧:这个营我去过三次,但都没有近平同志看得那么仔细,和广大官兵们那么亲近。 采访组:您刚才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就领导和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国防军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您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王贺文:我认为,近平同志在浙江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支持军队建设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推动了理论与实践创新。 第一,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近平同志有着强烈的党的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大事来抓。他每次出席省军区党委扩大会议、党管武装会议、国防动员会议,都毫不例外地强调坚持党管武装不动摇。他常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最重要、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军队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这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是党委班子建设的根本所在、灵魂所系、方向所指、力量所依,必须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管武装的首要任务,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要全心全意按照党的意志和主张办事,不仅在大的方向上毫不含糊,在执行具体政策规定上也要不打折扣,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制度规定,要像战争年代执行战斗命令那样坚决落实。省军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军魂教育,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引导官兵深扎党指挥枪的思想根子,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用严格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约束官兵,坚决防止和克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下转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