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 直播带货,牛不能乱吹
省广告监测中心以监测净化网购市场
稿件来源:何颖/文
导报记者 何颖/文 “从它(手串)的矿物质去分析,它对我们的血浓度会有很好的稀释作用……戴起来,可以舒缓心情。” “这个叫作墨玉绿,也叫作龙鳞纹,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阳起石,对(降低)高血压非常好……超过40岁的(人)必须戴它。” 直播带货时经常出现的这类推广语,俨然是直播带货的话术,你知道吗,这些话全都违反了《广告法》。 一年来,浙江省广告监测中心集中开展直播监测5次,监测直播带货938场次,发现违法场次101场,涉及主播59名,涉及商品数152个。监测发现,为获得流量促进销售,主播经常使用夸张性语言宣传所营销的商品或服务,直播中大量掺杂主播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喜好,甚至使用“最”“第一”等绝对化用语,宣称“史上最低价”“不会再便宜”,还有个别网红主播言语粗俗格调低下,有违社会良好风尚。 仅在今年3月25日这一天,省广告监测中心就发现15个账号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消费者、普通食品宣称疗效等违法行为。监测获得相关违法线索已移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该中心副主任徐峰介绍,直播服务蓬勃发展,但这一领域也成了违法广告的重灾区。该中心利用在互联网文本广告、图片广告、音视频广告识别方面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结合直播行业特点,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迭代开发直播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复杂模型体系,避免单一模型的误杀和漏杀。同时,建立丰富的语音识别功能,提供广告领域专属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语音识别、语义标签,违法违规识别等丰富的语音识别功能,并且利用广告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实体识别,形成直播营销领域内的专有名词和常用术语,有效提高违法违规宣传的识别准确率。 目前,该中心已铺设完成直播监测专用网络,成功开发直播带货监测点播、存储功能,实现视频直播带货监测采集过程的机器化、自动化,并建成由100台手机组成的直播监测区。系统全部建成后将实现把淘宝、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所有带货主播纳入监测范围。 该中心主任包玮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直播电商平台的衔接,深入推进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加大对大数据、网络取证等先进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强化对直播违法行为内容的信息抓取和处理能力。同时督促直播平台合理制定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探索建立直播带货信用评价体系,积极实施直播带货黑名单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