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质押助力重点行业企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全面启动
浙江落地全国首单“知惠行”商标质押贷款
稿件来源:柴丹
本报讯(记者 柴丹 通讯员 马维力)7月28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国银行总行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了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企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在随后进行的全省现场推进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职能助企纾困稳进提质若干工作举措,并举行全省首批代表企业与中国银行合作签约仪式,台州渔村小叙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首家“知惠行”专项活动商标质押贷款受益企业作了代表发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整个民宿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台州渔村小叙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峰表示:“我们认定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的精品路线才是最好的出路,一方面调整团队,培训员工,另一方面应用全新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重新规划设计布局装修。”此间,装修的融资款一度成为他的头疼事。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在会同银行开展“双百对接行动”中,敏锐发现该企业的融资诉求,以质押“渔栖里”商标方式最终为企业争取到150万元的授信金额,企业顺利完成装修改造,以焕然一新的形象迎接暑期旅游小高峰。 《市场导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此次商标质押专项活动主要面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国银行浙江辖内各机构将累计提供10亿元以上专项融资额度,通过发放商标质押贷款直接惠及企业主体200家以上。推进会上发布的 “惠如愿知惠贷”“美团商户贷”“乡村振兴民宿贷”等多款金融产品,创新了担保方式,对缺少抵押担保的小微群体更加友好,且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能够根据企业商标质押或企业现金流,为小微群体核定最高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据悉,此前浙江中行已累计为119家餐饮住宿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0亿元,为60余家大中小微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5亿元。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省,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与个体商户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自2020年以来,浙江持续聚焦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打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全链条,全力加大信贷支持保障力度,在补齐小微企业融资短板、托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同步推进会,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具体包括推进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创新、推进专利开放许可改革创新、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创新等16条工作举措,在深化集成改革创新、优化金融服务、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激励政策落地等四个方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职能助企纾困、稳进提质的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金额489.8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0.1%,同比增长52.9%,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商标质押单笔授信1000万元以下普惠贷款401笔,惠及小微企业398家,充分体现了金融普惠性。 与此同时,来自宁波、台州、湖州、杭州、衢州5市的首批7家代表企业进行了现场线上签约,已获得意向授信5000万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银行总行的统一部署下,我们联合开展‘知惠行’专项活动,是运用知识产权金融机制赋能企业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专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创新举措,大力推动专项活动落地落实;强化保障,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日益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惠及主体更加广泛、更好服务当前市场主体纾困工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